河道生态治理技术
Introduction
为了实现人水和谐、城河共生的发展目标,城市河流的生态治理必须考虑到城市功能和历史演变,并在生态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方面充分平衡资源的利用。随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生态河道建设已成为一项具有系统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无可争议的工程。在建设前期,需要进行全面规划和详细论证,提高建设目标的科学性,提高社会效益。由于河道生态修复涉及到公众民生,有必要协调公共环境和堤防设施,考虑地形等实际,确保安全,最大限度地发挥功能,同时尽量降低成本。以建立具有防洪、景观、休闲和滑坡控制功能的综合水利工程,确保最大施工效益。此外,在具体的建设项目中,必须特别注意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河流绿色环境的优化以及河流水质的改善。由于河道生态治理项目是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项目,有必要全面分析河流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并持续建设生态河流。我们必须着眼长远目标,确保河流生态治理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
河道生态修复需要结合实际问题采用不同技术方案,可以同时使用多种生态技术。例如,考虑到地形和河流景观的特殊性,在地形要求较高的地区可以修建生态斜坡,在河流宽阔平静的地区可以建造生态浮筒,在需要水质净化的地区可以修建人工湿地。根据实际情况,水质净化与河流景观的建设是有机结合的。与其他技术相比,生态修复技术更具环保性,更易于广泛使用,并将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
本书根据河流水质问题和河流现状,系统分析了水环境的主要问题和技术要求,重点介绍了主要技术开发和生态修复建设,并总结了研究成果。主要技术研究和开发包括:以城市流域管理的基本理论为基础,针对当前城市流域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态景观的城市流域综合管理新思路,将城市防洪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分析了河流生态治理的基本原则、治理步骤、治理要求和河流生态修复技术,并对技术原则、设计原则、影响因素、建筑技术等进行了更全面的概述。系统地考虑了河流护坡的主要类型、挡水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类型和参数以及河岸修复措施。
本书具有一定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除介绍设计、施工技术等技术理论外,还包含工程实例,可作为城市河道修复和生态治理决策的基础。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转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陆续展开,可为许多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过程中的河流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和示范案例,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建设者、管理者的实际工作具有参考作用。
978-981-17283-1-0
第一章 河道生态治理技术背景和需求
第一节 河道简介
一、河道概念
二、河道的分级
三、河道生态内涵
四、河道的功能分析
第二节 水的概念
一、水的定义
二、水的属性
三、水资源与水体污染
第三节 水质概述
一、水质概念
二、水质指标分类
三、水质归类
四、评价指标
五、水质划分标准
六、水质监测
第四节 河道现状
一、河道淤泥问题严重,影响人们出行
二、目前我国城镇河道治理缺乏防洪能力
三、目前我国城镇河道治理缺乏对水质污染的治理
四、河道水质恶化问题
五、河道水环境污染问题
六、河道自净能力的问题
七、水多为患
八、水少为愁
第二章 河道生态治理的意义
第一节 河道生态治理的基本原则
一、水力稳定性原则
二、技术性原则
三、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
四、多目标原则
五、整体性原则
六、系统实施原则
七、生态治理原则
八、地域适应性原则
第二节 治理步骤
一、河道治理的总目标
二、河道生态治理的意义
第三节 治理要求
一、确保行洪排涝畅通的需要
二、保障饮用水源安全的需要
三、保障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的需要
四、保护河流景观的需要
五、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
六、实现流域治理思路转变
七、合格的水面率和水体容量
八、保持河道水流清澈
九、保留原有野生植物,保持河道自然气息
第四节 恢复步骤
一、合理设计河道,重塑河道的生态功能
二、改造修复河道实施阶段
第三章 河道工程生态治理技术分析
第一节 生物沉床技术
一、背景技术
二、具体实施方式
第二节 三维植被网护坡技术
一、概述
二、植生毯护坡的特点
三、作用机理及植生毯设计
四、植生毯护坡的适用范围
五、植生毯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六、植生毯护坡草种筛选原则
七、混播草坪的配制原则
八、草种用量
九、植生毯护坡的发展与前景
第三节 工程地质坑探法
一、地质坑探概述
二、坑探工程特点
三、河道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技术
四、坑探安全风险、影响因素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五、工程地质坑探测安全管理措施
第四节 生物浮岛技术
一、生物浮岛技术原理
二、生物浮岛技术作用
三、生物浮岛技术缺陷
四、设计
五、制作
六、浮床植物的选择及日常管理
七、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八、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三水”融合
第五节 室内试验分析法
一、水质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水质分析常用计量单位
三、水质分析结果的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
四、水质分析实验的质量控制
五、滴定分析法
第四章 河道工程生态治理的具体措施
第一节 植被型生态混凝土护坡
一、概述
二、物理性能分析
三、主要功能分析
四、植被生态混凝土护坡应用研究
五、影响植物生态混凝土护坡效果的因素
六、生态混凝土制作
七、生态混凝土护坡施工
八、结论
第二节 确定堤线、堤型,合理分析河道生态系统
一、概述
二、堤防工程特点
三、堤防工程设计
第三节 城市河流水质旁位处理
一、人工强化快滤技术
二、化学絮凝技术
三、强化混凝技术
四、磁絮凝分离技术
五、生物膜技术
六、砾间接触氧化技术
七、曝气生物过滤池技术
八、生物接触氧化
九、生物流化床
第五章 河道生态治理水质养护思路
第一节 拦源截污
一、拦蓄景观建筑物的分类
二、拦蓄景观建筑物的选型原则
三、拦砂坝设计
四、拦砂坝的作用
五、砂坝选址要求及施工原则
六、拦砂坝坝高的确定
七、拦砂坝种类
八、拦砂坎设计
九、景观闸设计
第二节 环境整治
一、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二、加快落实健全河湖管理与保护制度
三、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
四、加快推进水质治理
五、因地施策解决地区突出水污染防治问题
六、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七、切实加强社会监督
第三节 引水活水
一、概述
二、“大换水”模式
三、“小换水”模式
四、水环境改善的策略
第四节 生态修复
一、生态修复的意义
二、生态系统基本特征
三、生态修复技术改善水质
四、人类活动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五、生态保护措施
第五节 景观提升
一、景观提升的意义
二、城市河道生态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 河道修复发展趋势
第一节 污水治理阶段
一、污水收集技术
二、污水收集技术分类
三、重力收集系统
四、污水负压收集系统
五、负压收集实例——甪直密集居民区负压收集系统
六、城市河流截污技术
第二节 技术选择原则
一、技术筛选的指标体系
二、城市河流环境修复基础与技术体系
第三节 技术方法选择
一、城市河流水环境修复技术分类
二、基于技术原理的水质修复技术
三、基于空间关系的河道环境修复技术
四、城市河流环境修复技术的筛选
第七章 修复方案设计
第一节 工艺技术介绍
一、河道线型设计
二、河道断面设计
三、河道护岸形式选择
四、植物配置设计
五、清河下段生态治理实施案例
第二节 施工安排
一、选择合适的护岸材料
二、趋向自然河流的建设
三、退化河岸带的恢复
四、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三水”融合
五、浙江省德清县禹越镇项目区实施方案
第八章 环境管理计划
第一节 大气的二次污染防治
一、大气污染的危害
二、治理大气污染的措施
第二节 废水的二次污染防治
一、污染水处理技术综述
二、水环境突发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三、水环境突发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四、典型风险污染物应急处理工程方案
第三节 土壤的二次污染防治
一、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污水灌溉
二、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三、重金属的危害
四、土壤中重金属的赋存形态
五、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加快河床生态治理
二、加强环境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三、提高经济效益
四、尊重历史,扩大文化
五、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
六、有机更新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激发了城市活力
第二节 建议
一、河道管护服务化
二、河道管护立体化
三、河道管护智慧化
参考文献
Author(s) Information
陈玉春(1970.12-),男,汉族,北京市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水利工程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一级项目管理师、国家一级造价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监理 30 余年,现任北京燕波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荣获南水北调北京段工程优秀建设者贡献奖章、质量管理先进个人等奖项。2018 年 3 月,被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
曹建华(1970.5-),男,汉族,江苏江都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北京燕波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三公司经理,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监理工作,多次担任南水北调工程施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彭玉柱(1970.10-),男,满族,北京市人,本科学历,工程师,建设部监理工程师,水利部监理工程师和造价工程师。现任北京燕波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部门经理和项目总监,主要从事市政公用工程以及水利工程项目的总监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