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意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探
Introduction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一-种“无差异教育”的趋向,忽视了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特别是忽视性别差异进行无性化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缺乏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社会性别意识,引导教育对象正确定位自身性别角色,规划自我,从而实现个体的和谐全面发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本书响应党的十九大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性别平等和性别公正问题”的号召,探讨了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性别与社会性别教育、高等教育中的性别权力、新媒体与性别平等教育、高校女生性别观念培育以及高校女大学生健康观与婚恋价值观教育等内容,为各大高校将社会性别意识各方面的教育融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978-981-14-1827-3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社会性别意识
一、历史来源
二、社会构成
三、现实意义
四、意义
五、主流化
六、传播影响
七、国际
第二节 社会性别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别视角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别色彩的缺失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别色彩的对策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教育
一、要把高校德育与马克思主义女性解放思想教育相结合
二、把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同性别分析方法论教育相结合
三、把性别平等教育与人性培养相结合
四、高校性别平等教育的困境与突破路径
第二章 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性别教育
第一节 概述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何为
二、性别教育为何
三、高校性别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可行性
第二节 大学生的成长呼唤性别教育
一、高校大学生性别表现现状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性别教育缺失
三、加强大学生性别教育的意义
第三节 性别教育的内容
一、性别观教育
二、性别双性化教育
三、性别平等教育
第四节 将性别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想
一、将性别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二、将性别意识注入教育者“头脑”
三、将性别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性别教育
第一节 社会性别教育概况
一、 社会性别的内涵
二、加强高校社会性别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性别教育的关系
一、从目的看二者的关系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看二者的关系
三、社会性别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
第三节 社会性别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教育主体社会性别意识的缺失
二、教育客体社会性别意识的缺失
三、社会性别教育内容的缺失
四、社会性别教育环境的缺失
五、将社会性别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性别教育的对策
一、完善教育主体的社会性别意识
二、完善教育客体的社会性别意识
三、完善社会性别教育的内容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性别教育环境
第四章 高等教育中的性别权力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性别焦虑
一、 高等教育性别焦虑的来源
二、性别焦虑的社会行为
三、高等教育性别焦虑的实质
第二节 高校教师的性别差距
一、传统性别观念中的高校教师
二、高校教师的性别差距表现
三、高校教师性别差距的原因
四、高校女教师的性别困境
第三节 高等教育中的性骚扰
一、何为高校性骚扰
二、权力控制型性骚扰
三、高校性骚扰的“寒蝉效应”
第四节 大学校园中的性别文化
一、校园性别文化的新特点
二、校园公共空间的性别话语
三、校园非主流文化中的社会性别
第五节 重建高等教育性别秩序
一、理念层面:由性别权力关系走向性别权利平等
二、实践层面:高等教育社会性别支持系统的建立
第五章 新媒体与性别平等教育
第一节 新媒体与性别平等意识
一、新媒体概述
二、性别平等概述
三、新媒体对性别平等产生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性别平等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性别平等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的机遇
二、新媒体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性别平等在新媒体时代遇到的挑战
第三节 新媒体影响性别平等实现的原因
一、传统性别文化影响
二、新媒体发展过度商业化
三、性别审查机制不健全
四、性别平等意识淡薄
第四节 新媒体性别平等意识传播与推进策略
一、 增强高校性别平等意识教育
二、文化与媒体融合的选择性
三、传媒业性别平等意识提升与行业自律
四、政府媒介监管机制
五、全面深入开展性别平等教育
第六章 高校女生性别观念培育
第一节 主要概念概述与理论视角
一、性别观念概述
二、高校女生性别观念培育的理论视角
第二节 当代高校女生性别观念的现状
一、研究设计
二、高校女生的性别观念的现状
三、高校女生性别观念中暴露的问题
四、当代高校女生性别观念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高校女生性别观念培育的路径选择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式
二、加强自我教育,促进主体意识的生成
三、营造良好的性别观念氛围
第七章 高校女大学生健康观教育
第一节 女大学生健康观教育理论
一、女大学生健康观的界定
二、相关基础理论
三、健康观研究对于女大学生的重要性
第二节 女大学生健康观现状及问题
一、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女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女大学生身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女大学生社会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女大学生健康观问题分析
一、女大学生道德方面问题分析
二、女大学生心理方面问题分析
三、女大学生身体方面问题分析
四、女大学生社会适应方面问题分析
第四节 加强女大学生健康观教育的途径
一、加强女大学生思想德育教育
二、加强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三、女大学生身体健康教育途径
四、女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培养途径
五、发挥合力提升女大学生健康观
第八章 女大学生婚恋价值观教育
第一节 女大学生婚恋价值观基本理论
一、女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相关概念界定
二、女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特征
第二节 女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现状
一、女大学生婚恋价值观变化
二、现阶段女大学生婚恋价值观中存在的错误倾向
第三节 女大学生婚恋价值观存在错误倾向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的冲击
二、价值观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
三、“男权杜会红利"在现代社会的延伸
四、互联网对社会整体婚恋价值观的引导偏差
第四节 加强女大学生婚恋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一、 针对女大学生需求进行教育
二、从性别视角关怀女大学生发展
三、坚持主流倡导,争夺舆论阵地
四、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聚力,守住社会底线
结束语
Author(s) Information
朱娟丽,女,就职于西安培华学院,中级职称,曾担任西安培华学院女子学院《社会性别文化》课程的主讲教师,现负责西安培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同时兼任陕西省妇女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员。参与并主持课题若干次,发表论文论文若干篇,其中论文《高校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的思考》获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暨新形势下女性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三等奖。
马帆,女,硕士研究生学历,中级职称,陕西省妇女婚姻家庭研究会会员。西安培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担任《女性学》、《社会性别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参加陕西省委党校陕西省妇女研究会、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组织的培训班陕西高校青年教师社会性别TOT培训;参加陕西省社科联、西安市社科联等相关课题并发表论文若干。
王艳雪,西安培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西北I业大学硕土研究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10年。公开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核心论文6篇;主持参与课题十余项。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科技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