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与护理研究
Introduction
《临床医学与护理研究》是一部系统探讨临床医学与护理学领域核心内容的专业著作,旨在为医疗从业者和护理人员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本书共分为十一章,内容涵盖病理学概论、常见儿科疾病及护理、肾脏系统疾病、心内科疾病护理、内分泌疾病护理、肿瘤内科护理、内外伤护理、临床输血、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医院预防病毒感染与控制技术,以及护理学法检的基本方法。全书以临床实践为导向,从理论基础到具体操作逐步展开,系统梳理了不同疾病的病理机制、诊断方法以及护理措施,突出护理学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书中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当前医学检验与护理法检的最新发展,提供了科学且实用的解决方案。本书内容详实,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适合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医学检验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是从事医学和护理研究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有助于促进医疗与护理领域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和纪实技术技法研究。
978-981-17740-6-5
第一章 病理学概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诊断病理学
第三节 与病理学相关的遗传学中西医
第四节 病理学和护理学的基础对应
第五节 病理学和护理伦理学的规律
第二章 常见儿科疾病和护理
第一节 儿科常见疾病的临床医学分类和疑难疾病
第二节 新生儿疾病西方医学护理
第三节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第四节 消化系统疾病护理
第五节 循环系统疾病护理
第六节 血液系统疾病护理
第七节 泌尿系统疾病护理
第八节 传染性疾病护理
第九节 孕期护理和胎教
第三章 肾脏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小球疾病
第二节 肾小管疾病
第三节 肾肿瘤及瘤样病变
第四节 腰肾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整体护理
第四章 心内科疾病护理
第一节 心内科疾病类型的中西医分类
第二节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护理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护理
第四节 心肌病的护理
第五节 传统心脏病的护理
第六节 心肺功能的预防病毒中医学护理
第五章 内分泌疾病和护理
第一节 内分泌疾病类型和疑难杂症
第二节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护理
第三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护理
第四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护理
第五节 排毒护理和毒素中药化解
第六节 并发症毛细血管和关节护理
第六章 肿瘤内科与护理
第一节 肿瘤内科的常见急症和并发症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常见疗法
第三节 常见肿瘤中西医诊治
第七章 内外伤护理
第一节 内伤护理
第二节 外伤护理
第三节 炎症
第四节 常见内外伤的并发症后遗症
第八章 临床输血
第一节 内科输血
第二节 外科输血
第九章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第一节 病毒培养技术
第二节 离心技术
第三节 血气酸碱分析技术
第四节 自动化酶免疫分析技术
第五节 荧光免疫技术
第六节 微柱凝胶免疫分析技术
第七节 家庭常用和必备医学检验技术
第八节 家庭护理学结合
第九节 系统性中医学护理
第十章 医院预防病毒感染与控制技术
第一节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第二节 特殊病原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第三节 医院环境物品消毒及职业防护
第四节 医学实验室预防病毒技术和预防措施医院系统
第十一章 护理学法检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临床医学护理学和家庭护理学中的法检DNA技术法
第二节 临床医学护理学和家庭护理学中的法检毛发
第三节 临床医学护理学和家庭护理学中的镜面法检和他检禁忌
第四节 临床医学护理学和家庭护理学中的复杂状况
参考文献
Author(s) Information
王茜(1987.03—),女,汉族,山东省青岛市人,2016年8月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儿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生儿疾病与营养保健、母乳科学研究、新生儿脑损伤,2018年参加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IBCLC培训班,获IBCLC(国际泌乳顾问)认证证书(2019—2024)。现主要从事儿童急诊内科相关工作,擅长新生儿疾病,儿童常见感染性疾病,儿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治。
张璐璐(1990.01—),女,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人,中共党员,讲师,高级养老护理员,医学学士,2012年7月参加工作,201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基础护理教研室主任。已对外公开发表论文5篇,2次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能手、青年岗位能手;曾荣获自治区青教赛一等奖、教学能力大赛医科组团队一等奖;多次荣获自治区、校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孙曦(1977.07—)(社会身份证姓名),女,又名姬红雨,籍贯北京,祖籍山西浮山,古代鲜卑族后裔,诞生地福州市内,伊朗男士官后裔。非党员。工学博士,特定研究方向精密复空间方位法度医学建筑工程规律。福州大学化工系硅酸盐工程药妆专业,一学期后转土建系五年制建筑学专业二等奖学金、祖国大学生竞赛参与资格和优选国际UIA 大会实习,后毕业,硕士导师鲍家声教授、齐康院士、郑炘教授,博士导师邢同和教授。原中央大学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原德国医学创立同济大学联合上海中国现代建筑设计集团邢同和总建筑师建筑系工学博士(非在职),毕业后拓展导师邢同和教授工作室的事业管理医学建筑教育研究室工作。厦门大学建筑系建筑学长期课程原讲师助理教授、本科导师、美术考试原讲师、原改卷主考和嘉庚学院建筑系讲师。参与出版齐康院士主编的“城市建筑”系列合著“大学校园群体”中关于医学建筑部分,发表期刊24篇包括一级7篇。学术界技法规范法学审阅组专业人士。项目之一有中国科技大学医学药品实验教育和后期医学工程教学。经导师专业建议和本人特定选中方向:终身专注精密复空间方位法度医学建筑工程规律的研究。由邢同和大师支持和齐康院士支撑合作方施蕴渝院士、彭一刚院士、郑时龄院士、魏敦山工程院院士和居里夫人医学现存施士元院士方法系统,美国原子能医学专家陈博士、原军官转律法代表孙菊琴夫妇和孙燕琴夫妇和国内雕刻家孙锡麟教授和李得利教授的教研室工作组关于骨科学研究。
编委会:
主编:
王 茜 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张璐璐 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孙 曦 厦门大学
副主编:
蒋 洋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医学中心
彭荣强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口腔医院(广东省深圳牙科医疗中心)
张玉丽 邯郸市中心医院
王 晓 邯郸市中心医院
梁雪艳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医院